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查看: 3859|回复: 30

[转帖]黑碧玉与卡瓦之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8 22: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不少河流里,都偶有美丽花纹的石头现世,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自然远胜人工的刀劈斧凿。只不过,这些石头中的绝大部分要么外型好看,要么与某种人们喜爱的人物、动物或景色形似,却始终缺乏外在与内涵高度和谐统一的美。而在新疆,在和田,在一条叫做玉珑喀什河的河流里,有一种石头真正展现了她惊世骇俗的美丽与魅力,这就是和田玉,一种被称为籽料的和田玉。

  不过,玉珑喀什河里也并非只产玉石,也与其他河流一样鹅卵石遍地。而更为神奇的是,在卵石和玉石之间,还有一些其他河流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东西——一位新疆的朋友联系我说,他那里有一块25公斤的黑碧玉籽料,送货上门价3500元。黑碧玉是和田玉中十分稀少的珍贵玉种,既有碧玉的绿,外观上却显出高贵、深邃的黑。市场上一块黑碧玉的牌子往往价值过万,25公斤的原石却只卖3500元,不禁让人产生怀疑。

  这位朋友或许看出了我的疑虑,发过来一堆照片,其中不少是“进光照”,即用强光手电直射石头,以便看清楚石头的质地、透光度等等,使观察者做出相应的判断。从照片看,手电周围的光斑呈现碧绿的颜色,偶有黑点。绝大多数的碧玉都是有黑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块石头的碧玉属性。我把这些照片转给和田玉山料的出产大县——且末的一位资深玉友,经过仔细辨认之后,他向我表示恭喜:这价肯定“买着了”。

  在等待石头到手的这段时间里,心里却老觉得十分忐忑,不为别的,就为这价格:25公斤的黑碧玉籽料,能够加工几十个手镯、几十块牌子以及众多小件,不管按照多低的价格计算都至少值10万元以上。还有一点怀疑之处是,我用强光手电观察了好几件真正的和田玉,发现不论颜色深浅,进光的光斑都不小,至少比电筒的半径大1公分以上,而那块黑碧玉的光斑仅限于手电周围1-2毫米,显然其通透性很差。不过,一想到已经掌握了两大法宝,心里又坦然了。这就是测试石头的密度和硬度。到手一测,不是和田玉退回去就是,反正已经和卖家说好了,一定得是和田玉才能成交。

  东西送到。漆黑,油润,具有和田玉的部分特征。用刀子刻了一下边缘,疑窦顿生:硬度不够,居然能够切下粉末来!而要找一够大的秤、够大的能够盛水的容器,利用阿基米德定律测试密度,却让我为难了。突然想起了我发明的“磁铁法”,即黑色的石头中,有的会被磁铁吸引,有的却不会,而和田玉是肯定不与磁铁相互作用的。从耳机里取出的小磁铁一测,“咔”地粘了过去——有问题!这种石头维族人叫它“卡瓦”,维语“葫芦”之意,即使重达25公斤,也就值100多元。为什么叫这么个怪名不太清楚,但玩玉的人常常与卡瓦打交道却是不争的事实。它的学名叫蛇纹石玉,又叫岫玉,与辽宁省岫岩县出产的鼎鼎大名的岫玉成分大致相同。

  我以送权威机构鉴定,并且深圳的鉴定费用十分昂贵为由“诈”卖家一把,看看他的反应如何。毕竟,这究竟是什么东西,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大块原石的鉴定费用高也不是我瞎编的,我确实问过一家鉴定机构,他们的开价是800元。而根据惯例,鉴定结果与卖家的描述相同,鉴定费用由买家承担,反之,则由卖家支付。800元?卖家犹豫了。大约过了10来分钟,他有了回复:算了,你寄回来吧!那块石头最终没有让我高价买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8 22: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em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8 23: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8 23: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8 23: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00: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00: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00: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01: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em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01: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