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查看: 2279|回复: 7

和田玉发展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7 19: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用玉、最美加工玉并赋予玉最深内涵的唯一国家。

     古代艺术品,其材料本身就是美质者,莫过于玉器。《说文》载:玉为:“石之美者”。既使毫无雕琢,玉也以其温润的质地显示其诱人的魅力,人见人爱。

     古代艺术品,精美绝伦而能历久不坏者,莫过于玉器。远古玉器年久深藏地下,虽经自然浸蚀,非但无损其质地,反尔能以斑驳陆离的次生“沁色”更显其古拙之美。

     古代艺术晶加工制作之最认真者莫过于玉器。美玉不易多得,故玉工非十年学艺,不能琢其美玉。远古时代凡祭祀通神之器,权仗之器非巫师领导下的神祗人员不准琢制。每一件作品必令其精益求精,从选材、开料、设计构思、因料施形、妙用巧色,剔其瑕,掩其咎,一直到成型打磨,抛光等各道工序都要做到万无一失,尽善尽美。没有金属工具的史前时代,制做一件精美的玉器耗时费力,少则数月,多则数年成一器。偶而加工过程中不慎残损也不肯丢弃,不惜工时把残件精心改制。所以,一件美玉精品,实可堪称稀世珍宝。

     我国人民从古至今关于崇玉、爱玉、惜玉、佩玉、玩玉的传说与典故脍炙人口流传甚广。华夏儿女爱玉的传统美德,历数千年而不衰.

     近人学者赵汝珍追忆:昔日之玩旧玉者极为普遍。凡京城之中上等社会人仕,无不腰缠累累,叮叮当当者。居则以玉为消遣之晶,行则以玉为表示富厚之征。故友相见,必以新得之玉相夸示;雅集茶话,必以玉为主要话题;居家无玉,宛如非士夫之宅第;服饰无玉直同非完整之衣履;身上无玉,似不便与友朋相会。无玉之知识,直不能参与朋友集会之谈话。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玉之重要如此,故社会人士无不竭力以求之者。因求玉者众,逐致价值日高,偶遇精珍之品,此争彼夺。藏者藉此居奇,千元之物,为多人所求,即万金也有购藏者。此即所谓“无定价”也。故此历代玉器收藏多以古玉为主流。“古玉”称谓,乃战汉之前的玉物,尤以凤毛麟角的史前文化远古玉器为至宝。

     由于历经数千年沧桑之变,史前远古玉器十分珍稀,偶得一玉如获至宝,固其历史价值、考古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收藏价值极高,至使其经济价值历久居高不下。凡属真精之品均为古玉收藏家志在必得之物。当前由于新闻传媒之普遍,大规模建设之开发,交通网络之发达,边穷地区百姓文化生活之进步,物资生活之提高。至使国内发现多处史前文化遗址,而周边百姓在日常生活、生产、劳作之中不断发现经数千年大自然变迁而零散沉积在干涸的古河床沙土之下的史前文化古玉(国家正式发掘的远古积石冢墓葬是极为罕有的)散落在较有知识的农民手中,世代相传。

     在我国多处史前文化遗址中发现最早的玉器是“红山文化古玉”。发现造型最美的玉器是“红山文化古玉”。加工工艺最难的也是“红山文化古玉”。在已发现的史前古玉中,数量最多、品种最全、地域范围最广的当属中国北方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古玉”。“红山古玉”自殷商至清代乾隆一直是历代帝王深宫大内珍藏之宝,周武王灭纣共缴得商王宫藏古玉14000件,玉佩180000块。据《逸周书·世浮解》记载;至清代乾隆皇帝视红山古玉为商周之物,十分珍爱,并赋御诗于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话说玉器的包浆

几年之前,曾与朋友在报刊上合写过一个专栏,定名为“茗古屋杂记”。如今时过境迁,朋友们皆有进步,各修胜业,无暇再来写这样的小块文章。无奈“茗古屋”乃是笔者的书斋,谚云: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晚报新民生收藏版编辑寻迹而至,只好重新持笔。环顾四壁的坛坛罐罐、花花草草,独自在灯下,斟一盏苦茶,啜茗谈古,兴趣依旧。


    笔者之于收藏,既非学者更非专家,只不过在悬壶诊病之余,爱好把玩前朝器物,偶有心悟,轻薄为文而已。倘有唐突斯文,荒腔走板之处,也极盼读者的指教。


     凡是喜欢古玩的人,莫不重视包浆。记得有一位今天已成为大收藏家的朋友,当年初涉古玩,经人介绍,在某“败落大人家”的子孙手中买到一大批古印,他竟一律用细砂皮将包浆磨去,至今仍成为朋友圈子里的笑柄。


  那么,什么是包浆呢?你去问收藏家,他的回答往往不是语焉不详,便是高深莫测,颇有一点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


  其实包浆也就是以物品为载体的岁月留痕。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揣摩,或者土埋水浸,衣物皮肤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尘埃的吹拂,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的亮光。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告诉你,这件东西有了年纪,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那恰恰是与刚出炉的新货那种刺目的“贼光”,浮躁的色调,干涩的肌理相对照的。


  不只玉器,瓷器、木器、铜器、牙雕等有包浆,连书画碑拓等薄如蝉翼的纸绢制品在内行人眼里也统统有包浆。


     包浆既然承托岁月,使用年代越久的东西,包浆越深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买来的竹席,不论打磨得多么光滑,都不算有包浆,但老家里睡了五十年的竹席,油光红亮不待言说。新锄头的把柄没有包浆,老农民的锄头柄,无不包浆厚实。


  鉴定古物,包浆甚为重要。倘你还不具备“望而知之”的功力,一时还搞不清楚古物的形制、时代面貌、工艺特征、不妨可以从包浆入手,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旧包浆。如果一件古物包浆是真旧的,是到那个年纪的,工艺又不错,你看了欢喜,买下来,虽不中,亦不远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19: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過看看{: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8 08: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12: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0 12: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3935283558017159110_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0 17: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3 10: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1: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