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是岩矿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它有用矿物与岩石一样,是组成地壳的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由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它既可以形成独立的矿藏,亦可以以伴生的形式与其它矿产资源同时共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的宝玉石行业又出现一派繁荣的景象,这将更进一步推动我国玉石资源的勘查与开发事业的迅猛发展。 1.1宝玉石的概念 广泛的宝玉石是泛指一切适合于琢磨和雕刻成精美首饰与装饰工艺品的各种原料。包括各种天然宝石、人造宝石,有机、无机宝石,各种玉石、彩石等。狭义的宝石含义是从宝石或玉石本身的地质成因与价值因素来确定的。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优良的工艺美术特性和稀少、耐久、价值高可以用来加工成各种精美首饰与贵重工艺品的矿物、岩石或古生物遗迹的总称。 宝石,是指自然界中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赋予稀少、极为罕见、瑰丽多彩、坚硬耐久、可供人们制作精美首饰与工艺品等的矿物单晶体或其一部分。它们大多伟结晶单质元素(如金刚石——钻石)或化合物(如刚玉——红、蓝宝石等) 玉石,是指自然界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细腻、色泽洁润、坚韧耐磨,以致密块状产出的透明或不透明状的矿物或岩石的总称。玉石琢磨后,显示出抛光面细腻、柔和、洁润、坚实有油脂感之特色,而不同于宝石之光彩夺目、晶莹华丽。如软玉、独玉、梅花玉等。 宝玉石原料经过加工后,就转变成了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产品,除少量作为国宝归国家永久性收藏外,绝大多数产品则进市场而成为宝玉石商品,如各种宝石首饰、玉器等。 1.2玉石的评价原则 上述的玉石都是天然品。由于高质量的天然玉石数量少,价格晚上昂贵,促使人们用现代的技术和工艺生产人造品。如天然水晶稀少、价高,人工合成品的物化性质与天然品相同,且质量优于天然品。但由于成批生产,价格仅是天然品的1%或更低。这就使认识天然玉石和人造 玉石,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2玉石的一般特性 玉石特性,细分内容颇广,现介绍其几方面的主要特性。 2.1颜色 玉石一般都具有美丽的颜色。颜色是决定某些玉石珍贵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玉石矿物一般以红、鲜红、蓝、翠绿、金黄等绚丽夺目的颜色为上。色调的浓淡亦极为重要,但要看具体情况,对于某些玉石来说,“巧色”(“俏色”)也很重要,比如灰白色的玛瑙并不好看,但在其上有不规则的枯黄色时,巧妙地利用将其琢磨出玛瑙盘一对栩栩如生的对虾,则身价倍增。 2.2透明度 透明度关系玉石的质量,影响着工艺品的价值。玉石以透明度愈高贵重。 2.3硬度 玉石的硬度不仅是衡量其珍贵程度的重要因素,也是鉴定和加工玉石的重要依据。不同硬度的玉石有不同的加工手段和技术要求。玉石要在4度以上。 2.4脆性与韧性 脆性是指玉石内在结合能力的表现形式,也是对外界压力的抵抗能力大小的表现,因此,它与硬度无关。绝大多数能作为宝石的矿物脆性都很大,金刚石也是如此。韧性通常指玉石内在的结合能力。如翡翠和软玉的韧性大,是因为其组成矿物呈显微纤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故有很大的抵抗外界压力或碎裂力的特性。相反,东陵石是由细粒石英和云母小片组成的,故脆性大而韧性差。 2.5瑕疵 人们常希望“璧玉无瑕”,事实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玉石内可以观察到的杂质(点、纹、斑状等)叫做瑕疵,包括“脏”、“绵”、“包裹体”等方面。“脏”是玉石矿物在形成过程中杂质混入而出现的丝纹、斑点或斑块,其中以黑色最有害;“绵”是指玉石中细微矿物和裂隙排列成线状或不规则纤维状之现象。瑕疵的存在,既有影响玉石价值的一面,但又是鉴别天然玉石和人造玉石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有些瑕疵也有利用的一面,可以雕琢成“俏色”。 3玉石成因类型 自然界中的矿物与岩石中,可以作为玉石的材料种类繁多,大约有二百多种,其中主要的、特别珍贵的占十分之一。这些矿物与岩石形成的地质条件多种多样,但按其成因不外三大类型,其中以内生矿作用所形成的占绝大多数,外生成矿作所形成的次之,少量由变质成矿作用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