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 ①雕琢玉器的工人。《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②玉雕的人像。王嘉《拾遗记·蜀》:“河南献玉人,高三尺。”容貌美丽的人。《晋书·卫玠传》:“总角,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后多以称美丽的女子。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玉貌 ① 称人容颜的敬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曷为久居围城之中而不去?”②形容女子貌美。鲍照《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③借指青年时期。卢纶《送黎燧尉阳翟》诗:“玉貌承严训,金声称上才。” 玉容指女子美好的容貌。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 玉面 ①称人容貌的敬词。②指女子容颜美好。梁简文帝《乌栖曲》:“朱唇玉面灯前出。” 玉体 ①形容肌肤莹泽。曹植《美女篇》:“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②称人身体的敬辞。 玉笋 ①比喻才士众多。《新唐书》:“典贡举,所取多知名士,世谓之玉笋。”②比喻秀丽耸立的群峰。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岩洞》:“桂之千锋,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参,森列无际。”③比喻女子手足的洁白纤细。韩屋《咏手》:“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 玉成原为爱之如玉、助之使成之意。张载《西铭》:“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后用为成全之意。 玉碎比喻为保持气节而捐躯。《南史·王僧达传》:“大丈夫宁当玉碎,安可以没没求活!” 玉立 ①比喻操守坚贞。裴松之注引《晋阳秋》:“身寄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节玉立,誓不降辱。”②比喻体态优美。如:亭亭玉立。 玉山 ①形容仪容美好。《晋书·裴楷传》:“见裴叔则(裴楷字)如近玉山照映人也。”②县名。在江西省东部、信江上游,邻接浙江省,浙赣铁路横贯。③山名。纵贯台湾本岛中南部,在中央山脉以西。长约120公里。同名主峰(3997米)为中国东部最高峰。 玉海类书名。南宋王应麟辑。二百卷,分天文、地理、官制、食货等二十一门。 玉河古水名。即今新疆的和田河,见《梁书·西北诸戎传》、《新唐书·西域传》等今和田县的玉龙喀什河,古代又称白玉河;县西的喀拉喀什河及其一支流,古代又称黑玉河及绿玉河。 玉池 ①沼泽名。张衡《南都赋》:”于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赭阳,东陂;贮水①①①①,亘望无涯。②裱褙书画用语,杨慎:古装裱卷轴引首后,以绫粘褚者曰……唐人谓之玉池。③道家语,指口。《黄挺内景经》:“口为玉池太和官。” 玉泉在浙江省杭州市玉泉山麓。泉水清澈见底,晶莹如玉,故名。主景玉景池砌石为池,内蓄大鱼,浮沉荡漾,名“鱼乐国”。有古珍珠泉、晴空细雨池等建筑,是杭州游览胜地。 玉虬 ①玉龙。《离骚》:“驷玉虬以乘····兮,溘埃风余上征。”②配上玉勒的马。《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乘镂象,六玉虬。” 玉名词篇(2) 玉虎 ①白虎。古以为吉兆。庚信《为齐王进白兔表》:“臣闻舆图欲远,则玉虎晨鸣;辙迹方开,则银獐入贡。”②雕成虎形的玉器,即“琥”。王嘉《拾遗记?秦始皇》:“始皇嗟曰:‘刻画之形,何得飞走?’”③井上辘轳。李商隐《无题》诗:“玉虎牵丝汲井回。” 玉羊 ①古代以五音协和、声教昌明的瑞征。萧统《七契》:“太平之瑞宝鼎,乐协之应玉羊。”②指月亮。刘孝绰《望月有所思》诗:“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玉兔 神话传说谓月中有白兔,因用为月的代称。傅咸《拟天问》:“月中何有?玉兔捣药。” 玉蟾 之月亮。传说谓月中有蟾蜍,故用为月的代称。方干《中秋月》诗:“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玉弓 形容弓形的月。李贺《南园诗》:“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玉腰 ①指蝴蝶。陶 《清异录?花贼》:“温庭筠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遍告知识,无人可属,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为道尽蜂蝶。”②弓名。③比喻桥。郑毅《垂虹桥》诗:“插天didong玉腰阔,跨海鲸鲵金背高。” 玉树 ①植物名。(1)即“蓝桉”。(2)槐树的别名。《三辅黄图?汉宫》:“甘泉谷北岸有槐树,今谓玉树,根于盘峙,三二百年木也。”②比喻才貌之美。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③形容白雪覆盖的树。李白《对雪献从兄虞城宰》诗:“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④县名。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东南部。 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亦称“萎蕤”。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具竹鞭状肉质根状茎。叶互生,椭圆形,带革质。中国各地均产;日本亦有分布。根状茎入药,性平,味甘,功能养阴清热、生津止渴。 玉兰(Magnolia denudata) 通称“白玉兰”。木兰科。落叶小乔木。叶倒卵状长椭圆形。产于中国中部,久经栽培,供观赏。花可提制浸膏;花瓣可食用。 玉茗 白山茶花的别称。陆游《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诗:“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玉液 ①玉精;琼浆。古代传说谓饮之能使人升仙。《楚辞?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科,啮芝华兮疗饥。”②指甘美的浆汁或美酒。刘潜《谢晋安王赐柑启》:“削彼金衣,咽喉兹玉液。”玉友 酒名。 亦泛指美酒。卢纶《题贾山园林》诗:“五字每将称玉友,一尊曾不顾金囊。”、 玉玺 皇帝的玉印。《史记 秦始皇本纪》:“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 玉帛 ①瑞玉和束帛,古代典礼,最重玉帛,因泛指礼器。《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又指古代诸侯参与会盟朝聘时所持的礼物。 玉节 ①玉制的符节,古代用作重要的信物。《周礼?地官?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②一种乐器。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玉节调笙管,金船代酒卮》” 玉牒 ①古代帝王封禅郊祀所用的文书。《史记?封禅书》:“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太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②黄族的谱牒。《宋史?真宗纪三》:“大中祥符六年……诏宗正寺以帝籍为玉牒。”又《宗室传序》:“降至疏属,宗正有籍,玉牒有名。”③神仙的名籍。韦应物《萼绿华歌》:“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萼绿华。
玉名词篇(2) 玉虎 ①白虎。古以为吉兆。庚信《为齐王进白兔表》:“臣闻舆图欲远,则玉虎晨鸣;辙迹方开,则银獐入贡。”②雕成虎形的玉器,即“琥”。王嘉《拾遗记?秦始皇》:“始皇嗟曰:‘刻画之形,何得飞走?’”③井上辘轳。李商隐《无题》诗:“玉虎牵丝汲井回。”
玉羊 ①古代以五音协和、声教昌明的瑞征。萧统《七契》:“太平之瑞宝鼎,乐协之应玉羊。”②指月亮。刘孝绰《望月有所思》诗:“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玉兔 神话传说谓月中有白兔,因用为月的代称。傅咸《拟天问》:“月中何有?玉兔捣药。”
玉蟾 之月亮。传说谓月中有蟾蜍,故用为月的代称。方干《中秋月》诗:“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玉弓 形容弓形的月。李贺《南园诗》:“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玉腰 ①指蝴蝶。陶 《清异录?花贼》:“温庭筠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遍告知识,无人可属,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为道尽蜂蝶。”②弓名。③比喻桥。郑毅《垂虹桥》诗:“插天didong玉腰阔,跨海鲸鲵金背高。”
玉树 ①植物名。(1)即“蓝桉”。(2)槐树的别名。《三辅黄图?汉宫》:“甘泉谷北岸有槐树,今谓玉树,根于盘峙,三二百年木也。”②比喻才貌之美。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③形容白雪覆盖的树。李白《对雪献从兄虞城宰》诗:“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④县名。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东南部。
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亦称“萎蕤”。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具竹鞭状肉质根状茎。叶互生,椭圆形,带革质。中国各地均产;日本亦有分布。根状茎入药,性平,味甘,功能养阴清热、生津止渴。
玉兰(Magnolia denudata) 通称“白玉兰”。木兰科。落叶小乔木。叶倒卵状长椭圆形。产于中国中部,久经栽培,供观赏。花可提制浸膏;花瓣可食用。
玉茗 白山茶花的别称。陆游《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诗:“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玉液 ①玉精;琼浆。古代传说谓饮之能使人升仙。《楚辞?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科,啮芝华兮疗饥。”②指甘美的浆汁或美酒。刘潜《谢晋安王赐柑启》:“削彼金衣,咽喉兹玉液。”玉友 酒名。 亦泛指美酒。卢纶《题贾山园林》诗:“五字每将称玉友,一尊曾不顾金囊。”
玉玺 皇帝的玉印。《史记 秦始皇本纪》:“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
玉帛 ①瑞玉和束帛,古代典礼,最重玉帛,因泛指礼器。《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又指古代诸侯参与会盟朝聘时所持的礼物。
玉节 ①玉制的符节,古代用作重要的信物。《周礼?地官?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②一种乐器。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玉节调笙管,金船代酒卮》” 玉牒 ①古代帝王封禅郊祀所用的文书。《史记?封禅书》:“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太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②黄族的谱牒。《宋史?真宗纪三》:“大中祥符六年……诏宗正寺以帝籍为玉牒。”又《宗室传序》:“降至疏属,宗正有籍,玉牒有名。”③神仙的名籍。韦应物《萼绿华歌》:“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萼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