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名红山文化的良渚文化玉器,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200年。出土和田玉器之多,形式之特殊是罕见的,玉器玉材主要是透闪石新疆和田玉,玉器典型的是“玉神物”,有祭坛和巫用玉器,如瑶山祭坛由里外二重组成,有南北并列的11座墓葬,共出土随葬品707件(组),其中新疆和田玉图片显示出土玉器有635件(组)占90%,以上,器形有琮、钺、冠状饰、三叉形器、锥形饰、牌饰、璜、圆牌饰、镯、带钩、管珠串饰等。
琮、钺、三叉形饰只见于南列诸墓,而玉璜、纺轮只见于北列诸墓,可能当有男女之别,考古发掘者认为,这里既是一处祭祀场所,同时又是女巫男觋的专用墓地,在11座墓葬中,出土的玉器以单件计算多达:3200余件,占全部随葬品的90%以上,玉器品种有璧、环、琮、璜、镯、带钩、柱状器、杖端饰、冠状饰、锥形饰、三义形饰、半圆形冠饰、镶嵌端饰、圆牌形饰等。
奇怪的是出土时玉器放置的位置基本相同,大体是:头骨上方为玉冠饰,胸腹部放置玉琮,一侧放玉钺,玉璧多置于腿脚部,全部玉器中,以玉琮最具代表性,其中一件被称为琮王的,重达6.5公斤,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玉琮上的神人兽面复合像,考古发掘者称之为良渚人崇拜的“神徽”,也有人称之为祖先神而纹,或认为是巫师形象的反映,这些墓葬,墓丰生前可能都是等级不同的巫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