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玉缘社区 门户 玉器知识 查看内容

玉器--免祸保平安

2012-5-10 11:09| 发布者: 刘燃| 查看: 225| 评论: 0

摘要: 因佩玉而免遭意外之祸,这可能纯粹出于偶然,也可能确有心理因素在起作用;不管怎么样,玉保平安作为一种信念,起码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愿望。
        玉可免祸保平安,这也是由来已久,至今仍有许多人笃信的一种观念。《玉纪》作者陈原心讲:某年游晴川阁,从三层楼掉下来,幸亏因佩带了太公璜,得以不死。
        又刘大同在《古玉辨》中专门有一小节讲“古玉防险之见闻”,记述了他的好几则见闻:
        一是有位姓胡的瓦匠,在河中淘到了一只玉铲,即用作烟荷包坠石。后他为姓赵的人家盖房,正在上梁时,忽然失足落地,但人毫无损伤,而腰中玉坠崩裂了好几处。这是他亲眼所见者。
        再一是他在上海澡塘洗澡,役工见他左臂佩玉,就告诉他日前有一八十老翁在此洗澡,出浴时晕倒在地,在场的人大惊,急忙扶起老人,但老人却安然无恙,只是左臂上的玉镯跌得粉碎。老人痛惜地说:这是三代的玉镯,没有它就危险了。当场把粉碎的玉捡起来,藏好才去。这是他亲耳听到的。
        其他还有他年轻时听说的族兄鹤峰坠马于石崖、老仆杨桂醉落于桥下,都因为身上佩有古玉,所以未受危险云云。
        诸如此类的故事,我们可以听到或讲出很多,因而玉保平安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认可。
        也许,今天的研究者都认为这是迷信,不可相信。其实,剔除掉其中的迷信成分,也还是有一定的道理。这就是赵汝珍在《古玉辨》里所分析的:“岂知此乃精神贯注之结果,并非无理性之言也。盖古人视玉极重,佩之宛同载祖播迁。其一举一动,必特别小心。必视而后动,虑而后行。若是,则必少生是非,少遭意外。即偶遭意外,因心志有可靠之保护,必有意外之幸运。因之遂造谣生非,谓旧玉可以护身。是在古时确然,而在今日则不可能矣。”这就是说,因为视玉极重,所以精神极其贯注,即使偶遭意外,可能会因为心志集中,而有意外之幸运。
        总之,因佩玉而免遭意外之祸,这可能纯粹出于偶然,也可能确有心理因素在起作用;不管怎么样,玉保平安作为一种信念,起码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愿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